首页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20卷)-6期
文献列表评论
  • 11

    预测肺癌脑转移瘤预后的列线图研究

    Nomogram prediction of brain metastases prognosis from lung cancer

    作者:朱池豪,王天伟,杨溪,周至宜,廖克曼,唐雨婧,邱永明,黄仁华,缪亦锋页码:658-663

    摘要:目的建立预测肺癌脑转移瘤1年、2年、3年生存概率的列线图模型。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和放射科2018年6月—2021年6月间治疗的86例肺癌脑转移瘤患者数据。使用R语言将统计学分析结果得出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并验证。结果研究共纳入并完整随访86例患者的数据,统计分析显示使用靶向治疗、颅内转移灶切除以及颅内病灶放疗是影响肺癌脑转移瘤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列线图验证结果显示C-index为0.764,1年生存预测的受试者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689、2年生存预测的AUC值为0.717、3年生存预测的AUC值分别为0.752,决策分析曲线与校准曲线拟合良好。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个体化列线图预测肺癌脑转移瘤预后,该列线图提供了预后的有效预测信息,使临床医师得以制定个性化的随访计划,帮助家属深入了解肺癌脑转移瘤预后。

  • 12

    基于CRISPR-Cas12a检测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MGMT启动子甲基化

    Detection of MGMT promoter methylation based on CRISPR-Cas12a method in adult diffuse glioma

    作者:冯哲斌,孔东生,许军鹏,武其嘉,张宇,余新光,冯世宇页码:664-670

    摘要:目的应用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相关12a(CRISPR-Cas12a)方法检测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甲基化情况,并初步评价该方法的检测效能及其与高通量测序结果的一致性。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2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手术切除的初治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组织样本,分别利用CRISPR-Cas12a方法和高通量测序对样本MGMT启动子甲基化情况进行检测。计算CRISPR-Cas12a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等效能指标,并利用配对χ2检验(McNemar检验)及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CRISPR-Cas12a方法与高通量测序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共纳入32例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组织样本。CRISPR-Cas12a方法检测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组织样本MGMT启动子甲基化序列的灵敏度为98.4%,特异性为90.9%;检测MGMT启动子非甲基化序列的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90.5%。两种CRISPR-Cas12a方法的检测结果与高通量测序结果一致性均较好。结论Crispr-Cas12a方法能较准确地对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组织样本MGMT启动子甲基化情况进行检测,有望成为一种新兴的检测MGMT启动子甲基化情况的方法。

  • 13

    脑转移瘤的放射外科治疗的新模式:2阶段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策略探索及疗效分析

    A novel radiosurgery for brain metastases: strategy and efficacy of two-staged gamma knife radiosurgery

    作者:丁建波,王恩敏,许云,潘力,王滨江,张南,吴瀚峰,汤旭群,于同刚,涂兰芳,陈晶晶页码:671-676

    摘要:目的评估2阶段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体积较大或靠近高危神经结构且存在手术禁忌的转移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1日—2020年6月30日在上海伽玛医院接受分2阶段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的39例患者的53处大型或靠近危急神经结构的脑转移瘤。肿瘤治疗前的初始体积为(15.4±11.5)cm3 。为患者设计间隔较长[平均(13.1±9.3)d]的2个阶段的伽玛刀治疗方案。重点监测治疗后病灶体积缩小比例以分析本治疗方案对于肿瘤的局部控制效果,除此之外观察患者治疗后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改善情况、所有患者的整体生存、放射反应发生的情况等。结果100%患者顺利耐受2个阶段的治疗计划。到第2阶段治疗时,所有肿瘤体积缩小了平均24.8%±21.1%,第2阶段治疗完成后的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肿瘤体积分别平均缩小了68.3%±20.4%、74.6%±22.2%、70.4±23.7%和66.9±34.4%。12个月和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0%和60%。中位生存时间为24个月。11.3%的病灶出现复发,复发的中位时间为21.5(9~24)个月。15.1%的患者出现放射反应,中位时间为9个月(6~10个月)。结论分阶段放射外科治疗可作为大型或者靠近高危结构脑转移瘤的一种高效、安全的替代治疗方案。

  • 14

    44例少突胶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Clinicopathological observation of 44 cases with oligodendroglioma

    作者:赵雅娴,夏蕾,刘慧,李凤朝,李琛页码:677-685

    摘要:目的探讨少突胶质细胞瘤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伴1p/19q共缺失型的病理形态、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特点、临床表现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44例少突胶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其组织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检测结果综合判读,参照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标准进行诊断分级,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及病理特征。结果44例患者诊断均为少突胶质细胞瘤,WHO Ⅱ级18例(41%),平均年龄为43.4岁,WHO Ⅲ级26例(59%),平均年龄为51.3岁。肿瘤多位于大脑额叶,呈灰红色,质软,镜下见不同细胞密度肿瘤细胞向脑实质浸润性生长。44例免疫组化均示IDH1-R132H阳性,表达ATRX,GFAP, Olig-2等,荧光原位杂交均示1p/19q共缺失。结论少突胶质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弥漫浸润性胶质瘤,治疗反应相对较差,预后较差,形态学需与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中枢神经细胞瘤、室管膜瘤等鉴别,容易误诊,诊断时需结合组织形态、免疫组化和基因检测结果综合分析。

  • 15

    颞下窝入路切除翼腭窝巨大骨软骨瘤1例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Resection of giant osteochondroma in pterygopalatine fossa via infratemporal fossa approach: a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作者:张力,马驰原,白万山,孙乐安,李振兴,林毅兴页码:682-685

    摘要:目的探讨翼腭窝巨大骨软骨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1例翼腭窝巨大骨软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患者因右侧面部麻木伴嗅觉减退入院,头颅CT及MRI检查示,右侧翼腭窝巨大骨瘤,右侧蝶骨翼突、蝶骨大翼、颞骨及乳突骨质改变。根据检查结果,考虑右侧翼腭窝骨软骨瘤,遂行经额颞下窝入路翼腭窝骨软骨瘤切除术。结果术中病变完全切除,术后患者无明显并发症,头颅CT示病变完全切除,病理提示骨软骨瘤。患者已出院,随访中。结论翼腭窝骨软骨瘤较罕见,结合头颅CT及MRI有助于诊断,经额颞下窝入路切除翼腭窝骨软骨瘤具有病变切除完整、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 16

    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合并急性出血的疗效分析

    Efficacy analysis on burr-hole drainage in treatment of acute-on-chronical subdural hematoma

    作者:沈晓燕,惠纪元,赵希敏,刘勇,毛青页码:686-695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合并急性出血(acSDH)的临床特点及钻孔引流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2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通过手术治疗的18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其中的22例acSDH病例并总结其临床特点,分析钻孔引流术对acSDH的疗效。结果acSDH发病率约占同期CSDH的11.89%,和同期收治的不伴急性出血的CSDH患者比较,acSDH患者具有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低、血肿厚度大、血肿计算机断层扫描(CT)值高的特点(均P<0.05)。钻孔引流术治疗acSDH在引流管留置时间、总住院时间、出院时改良Rankin 量表(mRS)、3个月内再出血率、复发率和随访1年死亡率方面,和不伴急性出血的CSDH患者比较无显著差异(均P>0.05),而在尿激酶使用次数、术后颅内出血发生率方面两者差异显著(均P<0.05)。结论acSDH是CSDH特殊类型。钻孔引流配合尿激酶使用是临床治疗acSDH的有效方式。

  • 17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对脑出血患者治疗的临床分析

    Clinical analysis on minimally invasive neuroendoscopic surgery for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作者:王彩红,邱玉发,姜明,徐清,左刚页码:691-695

    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太仓医院2019年3月—2023年4月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患者采取神经内镜术经额入路,对照组40例患者采取显微镜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采用痴呆评分量表(DRS)进行疾病风险评估。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患者认知功能,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评价患者肢体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并记录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手术指标方面(手术时间、术中创伤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较高,术后NIHSS、DRS评分均显著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认知和肢体功能恢复方面,研究组MoCA评分、Fugl-Meyer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治疗采取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好,显著改善围手术期指标,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有利于患者术后神经认知功能、肢体功能的恢复。

  • 18

    应用内囊局部脑血流量规范化评估老年少量基底核出血手术指征的临床研究

    Clinical study on application of 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 normalization in the internal capsule to evaluate surgical indication of small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 in elderly

    作者:张卫民,高海晓,张兰,库洪彬,薛振生页码:696-700

    摘要:目的评价以血肿周围内囊局部脑血流量(rCBF)为标准评估少量(15~30 mL)老年高血压性基底核出血是否具有手术指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邢台市第三医院2019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183例老年少量基底核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入院时的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CTP)检查所测得的血肿周围内囊rCBF数值为标准,分为轻度灌注不足组[rCBF≥15 mL/(100 g·min)]和重度灌注不足组[rCBF<15 mL/(100 g·min)],在两组中再根据患者是否手术分为手术亚组和保守亚组。对比两组中手术与保守两亚组间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以及术前术后内囊rCBF差异,评价rCBF 在决策老年少量基底核出血患者手术指征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轻度灌注不足组手术亚组与保守亚组比较,治疗有效、预后良好、术后内囊rCBF数值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重度灌注不足组手术亚组与保守亚组比较,治疗有效、预后良好、术后内囊rCBF数值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少量基底核出血患者中,内囊轻度灌注不足者,无手术指征。内囊重度灌注不足者,手术可改善预后。内囊rCBF可作为评估老年少量高血压性基底核出血手术指征的标准。

  • 19

    硬膜外黑色素性神经鞘瘤1例并文献复习

    Epidural melanotic schwannoma: a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作者:徐浩松,徐佳,徐笑,张业韬,陆小明页码:701-708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黑色素性神经鞘瘤(MS)的临床特点、诊断依据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例以下肢疼痛为主诉的腰骶椎M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MRI检查示,肿瘤压迫L5脊髓神经根。经手术治疗,患者疼痛症状明显改善,术后5天出院。当地医院随访复查无复发,患者至今正常生活。结论MS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无明显特异性,诊断与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是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方式,放化疗可起到一定辅助效果。

  • 20

    脑膜中动脉栓塞术治疗急性创伤性硬膜外血肿3例并文献复习

    Embolization of middle meningeal artery in treatment of acute traumatic epidural hematoma: a report of 3 cases and literature review

    作者:张雅旋,王森,黄璜,陈灿,文立利页码:704-708

    摘要:目的探索通过脑膜中动脉(MMA)栓塞的方法治疗急性创伤性硬膜外血肿(ATEDH)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神经外科2021年11月—2022年2月收治的3例MMA栓塞治疗ATEDH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探讨介入栓塞治疗硬膜外血肿的方法及疗效。结果对于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患者,超早期进行介入栓塞治疗可以有效止血,消除血肿进展风险。结论选择性MMA栓塞术超早期治疗ATEDH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有效避免患者接受创伤更大的外科手术治疗,降低患者花费,使患者获得更大的收益。